一、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现状令人担忧
1信息化总体水平比较低。据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互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基本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欧洲也将在本世纪初完成信息化建设。中国实现上网的企业只占到所有企业的20%~30%,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就更少,在实现上网的企业中,多数所做的工作也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有的企业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名副其实的“空站”。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在欧洲,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
2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中国企业领导层在信息化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老板,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部分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他们把信息化建设仅仅单纯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这些不完整的认识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小且结构不尽合理。中国目前信息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对信息产业基础设施、部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对信息产业资金的投入增长很快,但资金投入的绝对额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一般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累计投入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22%,而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投人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国内企业之间投入不平衡,从企业规模分析,大型企业高于特大型企业;从行业分析来看,信息化投入最多的是石化、电子、外贸、冶金、电力;从企业经济类型分析来看,非国有企业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信息化在建设投入中还存在年历“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这种状况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4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造成中同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低、信息产业竞争力不强、综合信息能力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这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同时,师资力量缺乏和教材落后制约了信息化人才的发展。
5,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而中小企业人力、物力有限,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从而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二、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我们必须正视现状,面对问题。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是信息技术进步导致企业信息化所依赖的信息技术投资品,如半导体芯片、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硬件产品价格以及信息通信费用的持续下降,从而极大地刺激了企业对信息技术资本的投入;二是在信息技术投资品和信息通信费用迅速下降的同时,信息技术投资品,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和网络设施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三是面向企业信息化不同需要的各种新技术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种新技术的持续创新既扩大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而且也使得技术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持续的改进,从而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手段。企业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企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一样。实现的方式也不一样;同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要达到目标不一样,因此实现的途径也会不一样。但是这其中有三点则是共同的,一是所有企业都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二是都要进行管理和制度创新;三是都要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一个综合目标努力。
3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消除管理瓶颈,再造管理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政策导向,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政府应尽快颁布与完善相关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目标、相关技术标准与信息规范,不断增强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积极投入资金,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目前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弊端逐渐显现。
2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企业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完成并使用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共享本身就要求全员参与。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企业副职、中层主管和相关部门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全力推进,遇有重大问题再请示“一把手”或董事会研究解决。广辟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规划适时分步实施。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共性技术及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用,选择、支持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二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将信息化的重大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列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专项来抓。三是通过市场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市内外企业资本、民间资本投向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应用项目,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优秀的IT技术创新人才与社会法人资本、民营资本相结合的新途径。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企业能不能培养造就一支胜任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队伍,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使用的效果和维护的可能性。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和知识的主人,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其次,要通过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等方法,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导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要想顺利、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优秀既包括合作伙伴的开发水平,又包含合作伙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如果合作伙伴虽有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个个办事拖泥带水,没有一点紧迫感,这样就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势必造成人力、财力上的浪费。合作伙伴要有系统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样做起来轻车熟路,效率就高。
3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企业信息化改造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其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从目前中国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看,只有10%左右的企业效果较好,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合理、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软件产品、硬件设备、网络设施、系统集成、管理咨询、应用实施等方方面面,它本身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阶段性目标,没有终极性目标。因此,企业信息化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包括各级政府、企业自身、IT厂商以及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等按照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共同推进。